欧亿注册线路_TECH20 工程机械先锋榜(2022)

www.cata8.com 加入欧亿 2023-02-28 368 次浏览 没有评论

 

 01   雅万高铁“中国标准”建造工程装备走出去

“中印尼合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就,不仅造福了两国人民,还在地区和全球层面产生积极影响。”在2022年11月16日晚与佐科总统的会谈中,习近平主席说,中国愿同印尼相携相助、结伴同行。

2022年11月建成通车的雅万高铁全长142公里,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万隆,是印尼和东南亚第一条高铁,也是中国高铁从技术标准、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装备制造到物资供应、运营管理和人才培训等全方位整体走出去的“第一单”,展现了多项硬核“中国标准”。

雅万高铁全线共设3座梁场,共13条隧道……中国电建承担85.046公里线下工程和全线铺轨工程、1号和2号梁场,以及1号、2号、3号、4号和DK81隧道的施工任务。中国中铁承建了4号梁场、6号以及10隧道、雅万高铁终点站德卡鲁尔车站施工任务。

自项目启动以来,大批工程机械装备被中国建设者带到了项目所在地——爪哇岛。雅万高铁1号隧道既定计划提前40天贯通,中交天和出口海外最大直径盾构机在该项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三一集团有大批工程机械服务于雅万高铁,11号隧道的岩层硬度高达120MPa,施工方专门采购了三一STR318H掘进机,解决了掘进难题。

来自徐工集团、中联重科、柳工机械的汽车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混凝土机械、装载机、挖掘机等成为工程建设主力军,玉柴发电动力也为雅万高铁项目提供了助力支持。

 

 02   矿区无人驾驶人工智能与装备制造携手出海

近年来,中国矿山行业进入无人化、智慧化进程的加速期,矿山无人驾驶正处在商业落地的前夜。2022年,无人矿区赛道投资持续增长,十分活跃。在资本的助力下,加上相关政策的出台支持,矿区无人驾驶赛道成果颇丰,国内新增矿区无人驾驶落地项目已超20个。

慧拓已交付超过300辆无人驾驶车辆,落地三十余个矿区。2022年6月22日,海螺集团“水泥智能矿山矿车无人驾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项目”在箬帽山矿区顺利通过验收,完成矿区12台无人驾驶矿车的改造和矿车调度系统的搭建,实现有人驾驶与无人驾驶混编运矿。

截至2022年6月,三一智矿投入使用的30台矿车,已累计实现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行里程超过10万公里,累计运营土方量超过80万立方米。8月份,徐工矿业机械国际化市场成功交付60台70~90吨级矿用挖掘机落地越南。

11月底,泰国首个5G+自动驾驶智慧绿色矿山项目展开合作,泰国暹罗水泥集团、华为、青岛慧拓智能及郑州宇通矿用装备签署项目意向合作协议,体现了中国企业的出海合作生态能力,也是我国先进矿山智能制造技术能力“走出去”的重要成果。

全球矿山无人化、智能化建设领域及无人驾驶矿车市场发展空间广阔,海外矿产资源储量丰富,能源矿业集团亟待解决用人成本高昂等问题。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的成功出海,将发挥智能技术的头雁效应,助力中国工程机械设备制造商参与国际竞争。

 

 03   佩列沙茨大桥墩柱抗风塔机吊装施工

2022年7月建成通车的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由中克两国总理共同推动,其设计总长2440米,横跨亚得里亚海小斯通湾,是中克建交以来规模最大的交通基建项目。

中国路桥公司牵头的中国企业联合体中标大桥及其连接线一期工程项目,该项目是中国企业在欧盟境内中标的首个获得欧盟基金支持的大型基建项目,来自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装备制造企业的塔式起重机、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混凝土泵车、搅拌车和挖掘机等参建新地标工程。

该项目要求参与施工的建筑起重机械须通过欧盟CE认证以及通过当地第三方机构的安全检测;同时,因项目地点位于亚得里亚海小斯通湾,经常出现6-8级大风,最大风力甚至可达13级,对设备的抗风性、耐腐蚀性、稳定性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凭借过硬的品质,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械产品共有12台设备参建该项目,分别安装在佩列沙茨跨海大桥的6个桥墩上。T7020-12H(IL)塔机平均使用高度为100米,最大臂长70米,最大吊重12吨,臂尖吊重可达2吨,满足桥墩上吊装钢筋与模板的需求。该产品采用2.2米截面榫头片式标准节,能够减少海运体积、增强塔机稳定性、增加产品独立高度。考虑到海上风大的特点,中联重科根据桥墩与塔机的位置关系,为每台塔机设计了预埋螺栓式基础与两道非标附墙架,设备持续保持高效运转,有力地保障了项目的施工进度。彰显了中联重科在建筑起重机械的专业实力和卓越品质,诠释了中国企业的实力和担当。

 

 04   帕德玛大桥钢管斜桩液压桩锤插打施工

2022年6月25日,历时8年艰苦建设,中铁大桥院勘察设计、中铁大桥局施工的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全线通车。帕德玛大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建造的桥梁之一,为公铁两用桥,全长约7.7公里,总造价约15.49亿美元,是孟加拉有史以来投资额最大的单个工程项目,也是中企在海外承揽的最大单体桥梁工程。

帕德玛河的河床由粉砂组成,极其松软,深度超过150米,不仅承载力极低,而且极不稳定。要在上面建桥,就像是“豆腐上插钢筋”,难度极大,此前没有施工单位敢尝试。中铁大桥局建设团队创造性地通过6根斜柱组成主墩,每个主墩由6根直径3米、长120米、重550吨的超级“巨无霸”钢桩构成,钢桩的斜度为1:6,仿佛是凳子的6只脚,让主墩能牢牢立于水中。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深的桥梁钢管斜桩。

为将钢桩牢牢插进河床,中铁大桥局还专门采购了当时世界第二大功率液压打桩锤MHU2400。MHU2400锤在帕德玛大桥历经10次解体大保养,累计锤击次达260万次,超过了全世界范围内任何一个桥梁施工项目钢桩插打的总锤击次数,终于让主墩深深扎入河床稳定层。

中铁大桥局带动中国的标准、技术、装备“走出去”,还调动了上百台大型装备前往施工现场,协同装备制造企业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基建与装备实力量。

 

 05   斜拉桥高索塔万吨米塔机吊装施工

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主塔采用“钢—混”混合结构空间钻石形四塔肢桥塔,设计总高352米,为世界第一高索塔,建成后将刷新桥梁建设纪录。索塔钢筋部品化施工,将钢筋绑扎、钢筋焊接、垫块安装、预埋件安装等大量高空作业转为地面作业,提升了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根据大桥主塔极限吊装施工工况,需在35米幅度位置将240吨的桥塔节段吊至350米高度。此前市面上没有满足该需求的塔机,只能为其量身定制。中联重科W12000-450 塔机额定起重力矩达12000吨米,最大臂长75 米,是全球首台超万吨米级的上回转超大型塔机。其最大起重重量达到450吨,最大起升高度400米。

2022年6月7日,位于江苏泰州市的中交二航局常泰长江大桥项目传来消息,W12000-450 塔机正式投入使用。这台塔机于 2021年 12月29日正式运抵施工现场,历经5个多月的现场安装与调试,已成功安装并顶升18个标准节,塔尖距地面总高为148米,当前正屹立在常泰长江大桥项目工地。

12月8日,徐工集团最大塔机XGT15000-600S第二台产品下线交付。该产品额定起重力矩达15000吨米,最大起升高度400米,最大起重量600吨,第一台已经发运至巢马铁路马鞍山长江大桥中铁大桥局施工现场,开始安装调试,第二台塔机交付后,将立即奔赴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模块化施工现场,负责现场大型结构件的吊装。

 

 06   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混凝土浇筑

乌江特大桥全长1834米,是德余高速公路的重要控制性工程,也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大桥主拱由8根主弦管组成,管内灌注C70自密补偿收缩混凝土,分8次共灌注5983立方米,管内混凝土的灌注质量,对大桥整体结构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项目采用泵送顶升压注法施工工艺,自拱脚向拱顶逐级泵送。施工期间,中交一公局四公司项目团队协同业界桥梁专家研讨优化管内混凝土灌注施工方案,从原材料筛选、试验论证、配合比优化设计等方面不断优化,保障了混凝土质量。面对泵送压力过大的难题,项目应用“三级接力”的灌注工艺,提高了灌注密实性,降低了后期脱空范围和脱空深度。通过超前预控、动态管理、全方位监控,项目建设团队仅用26天,优质高效完成了乌江特大桥的全部管内混凝土灌注任务。

为确保工程如期推进,三一重工3台28MPa拖泵,1台28MPa车载泵成为此次泵送任务的主力军,保持24小时工作状态,单管单次混凝土浇筑最多达到800方。

2022年10月17日,随着最后一根弦管内混凝土灌注到位,贵州德余乌江特大桥主拱管内混凝土灌注工作全部完成,标志着这座世界级拱桥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突破,为后续拱上立柱安装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07   悬索桥锚定基础91万吨混凝土施工

广西在建第一长跨海大桥——龙门大桥主桥采用主跨1098米单跨吊全漂浮体系钢箱梁悬索桥,是广西交通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标准最高、跨越海域环境最复杂的跨海通道工程。

锚碇是悬索桥的关键性受力构件,用来锚固主缆,其作用就像两个秤砣。龙门大桥锚碇基础为圆形结构,直径90米,东、西锚碇浇筑总方量达35万方,总重量约91万吨。西锚碇由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承建,东锚碇由广西路桥集团承建。

2021年12月16日,中交路建承建的西锚碇填芯混凝土施工顺利完成。锚锭填芯施工现场布置塔吊3台、9条混凝土生产线、混凝土输送泵车12台、溜槽4个进行布料浇筑,128辆混凝土运输罐车连续运输保障原料供应,在前后场配备试验员,强化对混凝土的进出场坍落度、温度监控。采用S型布料及分层浇筑,合理选择振捣棒,振捣采用网格化,振捣工三班倒,每班106人,确保布料均匀、混凝土的振捣质量和浇筑整体性。24小时不间断施工,高峰作业人员达500人,立体交叉作业。经过86小时不间断施工,连续浇筑混凝土5.86万方,刷新了我国海中桥梁建设史上最大连续浇筑纪录。

2023年1月4日,历经10个小时的连续浇筑,由广西路桥集团承建东锚碇上横梁顺利完成全部浇筑任务。至此,龙门大桥东锚碇主体结构完成施工,赢取新年的第一个节点胜利。

 

 08   2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风电吊装施工

作为国内碳达峰、碳中和的优势主导产业之一,风电设备制造正朝着“更高、更重、更大”大型化方向发展,而起升重量更大、起升高度更高、重载转场更高效、技术保障更安全的起重安装设备,则成为我国风电产业快速发展的必要保障。

2022年11月14日,在三峡新能源山东昌邑柳疃50兆瓦风电项目现场,徐工2600吨全地面起重机XCA2600首次完成陆上最大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该起重机在160米起吊高度下,可实现173吨的极限吊重。此次吊装成功的风机,单个机组部件最重可达171吨,实现了作业效率和起重性能的新突破,成为“中国制造”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此前中联重科专门为风电吊装设计ZAT24000H是超2000吨级重器,产品强而不繁:风电作业采用伸缩臂+风电臂,可以实现160米及以下风机安装需求全覆盖;采用“长主臂+短风电臂架”组合和简便的整体式超起,吊运、拆装更加高效便捷。使用大功率卷扬系统,小倍率提升,160米风机提升时间30分钟,一下线便登顶成为世界最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完全进口到世界领先,工程起重机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现了“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如今的国产工程起重机已经能够满足各种类型的工程建设,产品性能、质量和可靠耐久性不断提高,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元化,为风电及各类重大工程建设提供助力。

 

 09   川藏铁路高原隧道成套机械化施工

国家重点工程——川藏铁路建设大力推行国产隧道成套机械化施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装备制造骨干企业中铁装备智能型三臂凿岩台车、高原型三臂三篮拱架安装台车、高原型湿喷台车等高原高寒极端装备,为大型机械化配套施工提供强有力的设备支撑。

铁建重工适应全地域、全地质、全工法、全工序、全断面的隧道钻爆法施工成套装备,包括多功能钻机、智能注浆设备、凿岩台车、除尘台车、智能铲铣机、拱架台车、混凝土湿喷机、仰拱桥模台车、数字化衬砌台车等10余种施工装备,为隧道施工机械化、集成化、智能化建造筑牢坚实基础。

邦达隧道地处西藏邦达草原平均海拔4500米,中铁装备智能型三臂凿岩台车进场施工后,单孔钻进速度达到2.5米左右/分,单循环凿岩作业不超2小时,对复杂的高原施工环境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湿喷台车性能表现稳定,每台设备喷浆方量近万方,综合回弹率控制在8%以内,对不同配比的混凝土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2022年上半年,铁建重工在高原铁路市场中标高原型凿岩台车、高原型湿喷台车、高原型拱架台车等成套装备137台套。2022年10月份,还推出全球首台纯电动高原型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为企业首台套产品矩阵再添新成员。

 

 10   川藏铁路高原型混凝土搅拌站应用

建设正酣的川藏铁路被誉为继青藏铁路后的又一条“天路”,是当前我国铁路建设的“头号工程”。面对高原地区缺氧、低温、低气压的生产环境,关键是如何确保常驻施工现场的搅拌站持续生产保障混凝土供应。

针对该国家重点项目,中联重科经过多次技术方案研讨、评审,对动力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关键结构件等进行适应性改进,形成了满足川藏铁路施工要求的高原型混凝土搅拌站设备方案。百余台泵车、搅拌车、搅拌站、车载泵、拖泵、湿喷机等混凝土机械参与项目建设,傲立于雪域之巅。

在设计上,中联重科搅拌站不仅解决了可以持续生产的问题,还实现了绿色生产,实现混凝土质量全程监控、可追溯,实现了“三废”的零排放,全面保护高原地区敏感、脆弱的生态环境。

同时,中联重科搅拌站模块化设计,利用融合分布式控制技术,将计量、搅拌等核心功能单元集成模块化,外封与框架一体模块化,实现积木式安装,安装周期由23天缩短至12天。各模块间通过可拆卸螺栓连接,便于运输,项目竣工后还可快速转场、重复利用,对高原环境中需要户外安装的工作人员也变得更为贴心。

截至2022年年中,川藏铁路沿线建设工地已有近40座中联重科量身定制的高原型搅拌站。此外,方圆集团,徐工施维英等国内混凝土机械骨干企业均在川藏铁路有出色表现。

 

 11   钢桥面沥青铺装无人化集群施工

厦门第二东通道项目全长12.371公里,其中翔安大桥钢箱梁段全长3.27km,总体铺装面积约118000m2,上面层铺装采用的是无人驾驶技术,这也是国内钢桥面沥青铺装首次应用无人化集群施工技术。

徐工成套智能道路机械上面层沥青铺装作业,7台XD133S双钢轮压路机、1台RP1655摊铺机、1台RP2405摊铺机驾驶室内空无一人,9台设备通过智能通信系统高效协同,采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惯性导航和雷达多传感融合技术,将控制精度精确到2厘米以内。无人化集群设备通过智能化手段控制提高摊铺及压实合格率,只需提前设置好施工模式、工艺参数需求,设备便会自行作业,精准化控制,可以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造成的超压、过压、欠压、漏压等情况,是无人化智能装备在钢箱梁桥面铺装上的首次运用,标志着路桥工程沥青铺装技术正逐步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对于提升路面成型质量来说意义重大。

经检测,最终桥面压实度均匀分布在99.8%左右,渗水合格率100%,平整度标准差控制在0.6以内,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钢桥面施工前沿水平,超出预期效果。重庆智翔铺道与徐工道路机械挑战高等级桥面建设,助力翔安大桥百年品质工程,实现国内首次钢桥无人化施工,引领路桥工程智能化发展。

 

 12   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维修路面

大力发展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将废旧路面材料再生循环应用于路面养护和维修,变废为宝,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维特根W 380 CR就地冷再生机与福格勒摊铺机、悍马压路机组成的道路冷再生机组在北京市海淀区对温北路成功进行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体现了低碳、环保、节约资源的示范效应。

施工方北京立新道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先对原有的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行5cm的铣刨,然后对下方12cm的结构层进行泡沫沥青就地再生,最后重新罩面5cm的改性沥青混凝土,并保证最终标高不变。

利用W 380 CR冷再生设备对原沥青路面进行切削破碎并完成泡沫沥青和水泥的添加与拌合,生成新的冷再生混合料,之后将新的冷再生混合料输送至摊铺机料斗,由摊铺机直接进行摊铺,摊铺后的混合料经悍马压路机高效压实后形成全新再生结构层。泡沫冷再生完成后的结构层表面平整密实,已具有初步的结构强度,再生完成即可临时开放交通。

基于同步摊铺的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可以100%利用原有路面材料,生成更加耐久的混合料。相比传统铣刨加铺工艺,可以减少加热能源消耗60%以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80%以上,且工艺成熟,减少对道路建设材料的需求,降低筑路成本,为环境因素敏感,环保要求严格的城市市政道路维修方案提供更多的参考。

 

 13   高空作业平台大兵团作战新能源基地

宁德时代-福鼎时代锂电池生产基地是宁德时代迄今为止全球布局的最大单体项目,大体量的工程建设,想要保障质量的同时如期竣工,需要在一个星期内集中调集1000多台高空作业平台车辆,这是租赁商资源整合能力和供给能力的巨大考验。作为该项目机械工程设备的主要租赁商,众能联合参与了福鼎时代全部一到三期的厂房建设。

短短的一个礼拜,客户所需的设备全部到位,展示了众能联合在面对挑战时,团结一致,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在众能联合的数字化平台建设完善后,众能联合将具备更加高效的资源调配能力,供给能力。

近年来,宏信建发积极参与了一系列“新能源行业”建设项目。以广州小鹏智造基地为例,宏信建发共有超200台新能源高空车参建小鹏广州智造基地项目。提供了20米、26米、28米、30米新能源直臂车和8米、12米新能源剪刀车等在内的几十个型号200余台高空车。在其钢结构、水电、消防、幕墙 、桥架 、二次结构、防护涂料等高空应用场景建设,宏信建发都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整体协助与参与,充分发挥了“大兵团”作战优势,成功解决大体量、多专业建设面临的管理难题。

 

 14   “新工体”屋顶罩棚万吨钢结构吊装施工

2022年4月下旬,北京“新工体”钢结构施工顺利完成,展露出宏大的穹顶,老工体饱满沉稳的身型重现。新增罩棚是北京工人体育场改造复建最大的亮点之一,屋顶罩棚采用了大开口空间单层拱壳钢结构形式,整个罩棚钢结构总用钢量约1.64万吨,是名副其实的“钢铁巨碗”。

屋顶罩棚施工钢结构总吊装重量达到11300吨,单个主体钢钢梁桁架重量达到230吨,吊装高度达到60米,交叉作业设备多,预留作业场地空间小,北京冬季多风。难度高、体量大、时间紧、任务重,对吊装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北京建工集团工体改造复建工程项目采用的是地面散拼再空中组拼的形式,项目首次启用了1250吨履带式起重机进行吊装。

此次吊装工作中,中联重科ZCC12500作为现场最大吨位的起重设备,吊超起主臂+塔臂工况,主臂60米,塔臂42米,作业半径18米、负载荷率87%,4个吊装点,千吨级巨龙闪转腾挪、大显神威,助力中国体育文娱新地标的改造升级。

作为北京建工集团的优质供应商,永茂建机为此重点工程提供了多台STT603-26T 平臂式塔式起重机,其具有结构紧凑,集成度高,安装方便等特点,适合大型场馆等施工项目需求。

 

 15   燕矶长江大桥大直径桩基础施工

作为地下工程综合领域领军企业,山河智能旋挖钻机一直在深桩、大直径桩施工领域处于行业顶尖水平,不仅提供专业的地下工程装备,更能针对性地为客户提供成套解决方案。在中交二航燕矶长江大桥项目建设中,山河智能与武汉乐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展现了“超级桩备”硬核实力,SWDM1000凭借着施工稳定性及施工垂直度,得到了设备购买方及项目承建方的认可。

大桥主墩正处于地质断裂带上,地质变化起伏较大,开孔就是岩石,且斜岩较多,施工难度较大。 针对燕矶长江大桥超硬岩施工环境,山河智能SWDM1000旋挖钻机还装配了定制钻杆,采用四等分分布结构、高强度合金材料以及合理的内部钢管键条配合间隙和排布,受力更加均衡,增强了可靠性,大幅延长使用寿命。“即使是面对桩径3.2米、桩深86米全裸岩的超级大桩,通过山河智能SWDM600超级旋挖、成熟可靠的施工工法以及科学现场管理能在5天左右快速成孔,更令人震惊的是,SWDM1000只需要3天左右,设备高效率施工获得中交二航燕矶长江大桥项目部YJTJ-3的肯定和认可。”设备购买方武汉乐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天明如是反馈。

武汉乐成是山河智能的密切合作伙伴,除了SWDM1000旋挖钻机,还向山河智能定制研发了世界最大超级旋挖钻机SWDM1280,最大钻孔直径可达7米、钻孔深度超过170米,刷新行业纪录。

 

 16   宁海电站全断面硬岩竖井掘进机无人掘进施工

基建领域竖井工程施工过程存在着作业难、环境差、人员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等难点,安全、高效的新型竖井建造技术成为需求热点。然而,竖井机械化、智能化施工的高端装备——全断面硬岩竖井掘进机及其施工工艺在国内外长期属于空白。

在浙江宁海水电站建设项目,中铁装备协同业主单位共同将全断面硬岩竖井掘进机的理念付诸实践,成功攻克全断面硬岩竖井掘进机世界级技术难题,实现井下无人掘进,在竖井掘进机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竖井掘进机与传统的盾构施工方位存在一横一竖的差别,这就决定了对出渣技术、推进技术、远程控制技术的攻关将是重中之重。”研发团队针对设备对多变地层的适应性、垂直施工工作面可用空间小、渣土、物料运输困难、地下水难以处理等一系列难题进行重点攻关。

在研制世界首台全断面竖井硬岩掘进机过程中,中铁装备坚持自主创新,融合了传统竖井施工技术和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施工理念,先后攻克掘排同步垂直出渣技术、环形撑靴推进技术等一系列关键难题。设备可安全高效建井,并实现动力下沉和井下无人掘进施工,为类似地下工程施工提供了经验和借鉴,为千米级竖井全断面掘进技术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17   苏州大直径搓管式全套管成井施工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加快,高铁、桥梁、城市轨道交通、水利工程、城市地下设施和大型交通枢纽跨越式发展,装备制造企业需要适应日趋复杂多样化的工况环境,满足大直径、深孔化、高环保的施工要求,苏州西塘河饮水工程项目成孔要求超大、超深,对设备性能提出严苛考验。

针对其特殊作业工况,中联重科携手合作伙伴捷程桩工,共同研制首台大直径4米搓管式全套管钻机,搭配专门定制的多功能履带起重机、液压抓斗成套设备及旋挖钻机联合施工,使用各类特制专用机具来应对这一挑战。

在施工过程中,全套管成孔工艺始终有钢制管壁作为孔内土壁的支撑和保护,不会发生塌孔现象,同时钢套管又发挥导向作用,提高了成孔精度,有效保证成孔垂直度。与此同时,配套作业的ZCC1600HD多功能履带起重机独创起重机与搓管机连接装置,解决了起重机底盘强度无法满足大口径搓管机施工要求行业难题;大间距双滑轮鹅头架结构,有效防止作业过程中抓斗自旋;配备316kW发动机及进口大扭矩自由落钩卷扬,使ZCC1600HD成为大口径搓管式全套管钻机完美搭档。

此次项目圆满竣工是基础施工领域的一大创新和突破,填补了国内外全套管钻孔工艺成井作业领域的空白,为未来超深、超大、高精度地下结构的施工安装,特别是大规格尺寸产品的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18   狮子坪水电站143米超深防渗墙成槽施工

狮子坪水电站是杂谷脑河“一库七级”梯级开发的第一级, 2017 年 10 月水库继续二期蓄水且水位接近正常蓄水位 2540m 以来,大坝沉降、坝体渗水、两岸绕渗等监测量变化明显偏大,且存在坝顶的不均匀变形。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在狮子坪水电站上进行一台高坝“心脏移植手术”:新建混凝土防渗墙布置在原坝基防渗墙上游侧,两墙净距4.9m、与坝基廊道净距2.75m;新建防渗墙共52幅,厚度为1.2m,最大成槽深度143m(从施工平台算起),成墙面积24600m2,总长度292.8m。

根据本防渗墙的工程地质、深度、岸坡段墙底嵌入盖板混凝土、坝基廊道附近不得采用振动过大的设备,新建防渗墙主要采用上海金泰SX双轮铣+金泰SG液压抓斗+金泰SH旋挖钻机+冲击钻机+金泰旋挖钻机改装组合的设备进行施工。

使用上海金泰SX50双轮铣铣槽,施工深度达到160m,墙体厚度最大可达到1.5m,双轮铣槽机上的推板纠偏方式比重力纠偏方式具有更大的结构优越性,双轮铣槽机铣头上的复位更方便、更快捷,适用于各种地层成槽施工,同时利用空压机进行气举排渣,排渣管采用伸缩,合理的吸渣布置以及大通径的排渣管,施工效率高,槽内清渣效果好。

实际应用证明,上海金泰SX50双轮铣143m超深槽平均8-9天即可完成一幅,终检满足垂直度2/1000施工精度,创下143m超深防渗墙深度新纪录。

 

 19   三一成套新能源施工装备换电模式

近年来,三一集团抓住机遇实施“三化战略”,先后开发了电动搅拌车、自卸车、装载机、矿卡等系列产品,完成了电池、电驱、电控、热管理、充换电、智能化、线控等“三横八纵”的产业链布局。

三一集团为新能源市政工程(机械)车辆等专用施工装备输出整体解决方案,深度开发充换电站、光伏储能、分布式能源等场景式领域,推进成套新能源施工装备在市政、环卫领域的示范应用。2022年10月初,三一换电站·无锡蠡湖未来城站正式亮相,并正式投运30台三一416换电自卸车。该站聚焦城市渣土运输场景,单次换电仅1.9分钟,单站可服务100台车,单日可满足240-480车次的换电需求。目前,三一换电站·蠡湖未来城站为周边的30台电动自卸车提供换电服务,预计全年可替代燃油135万升,减排二氧化碳360万公斤。

此项目以江苏首个三一换电站落户无锡为契机,辐射全省,推动市政工程 (机械) 车辆换电模式落地,带动无锡乃至全国综合性市政工程机械车辆充换电站的发展,加速推动中国工程机械与工程车辆的电动化进程。

 

 20   中联重科绿色智慧工地新形态

施工机械相互干涉的难题让建筑工地颇为头疼,不仅影响施工效率,更容易产生重大安全事故。如今,这项难题已经在智慧工地得到了解决。

塔机与泵车可语音交流、相互协作,自动调整各自姿态,在狭小空间安全“错身”,吊物快速到达目标位置上方,吊具自主进行构件位置调整,实现构件精准、稳定就位。

这是中联重科发布的绿色智慧工地中的一个作业场景,11款纯电动智能工程机械在这里汇聚成智能工程机械集群,能够协同实现“挖掘-浇筑-吊装-装饰”全流程建造的自主、无人化施工,打造绿色智慧工地新形态。

让机器“说话”、自主协同施工的技术源头,是中联重科自主研发的,由iCES智能调度系统、MAS多智能体协同系统、4DT数字孪生系统等构成的智慧施工大脑核心,可驱动施工任务全流程全无人智慧施工。

从单机智能化技术,到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再到让装备之间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协作的机群智能协同关键技术,中联重科不断挺进工程机械智能化无人区,攻克智能化成套关键技术,并以此为基础打造绿色智慧工地新形态,支撑高质新生态施工,推动绿色智能建造革命。

(责任编辑:休鱼)

回顶部
" "